《鹰翼承光》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宣传片策划案
在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,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五十余年的技术积累,在军民融合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本次宣传片旨在通过 3 分钟的时长,全面展现公司的技术实力、产品价值、精神理念及发展愿景,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专业形象与市场认可度,吸引更多潜在客户与合作伙伴,同时凸显公司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
“鹰翼承光” 中,“鹰翼” 象征着公司的无人机产品,是技术与力量的体现;“光” 代表着科技之光、希望之光与传承之光。主题以 “技术传承与时代创新的双螺旋” 为核心,既体现公司对军工技术的传承,又彰显其在市场化转型中的创新精神,寓意公司如同鹰一般,凭借坚实的 “翅膀”,承载着科技的光芒,在时代的天空中翱翔。
以 “光” 为核心视觉线索,贯穿全片。从实验室微弱的灯光到无人机翼面反射的耀眼日光,从应急救援现场的探照灯到数据屏幕上闪烁的蓝光,通过不同 “光” 的呈现,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,既展现科技的精密感,又传递出温暖与希望。采用 4K 实拍结合素材复用的模式,在保证画面质感的同时,兼顾预算控制。
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,将公司的历史发展、当下成果与未来愿景巧妙串联。从 1965 年北航科研人员手绘图纸的场景切入,逐步过渡到现代无人机的研发、测试与应用场景,最后展望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前景,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公司的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。
注重情感的传递,将硬核的技术参数与人文温度相结合。通过展现无人机在物流运输、边境安防、应急救援等场景中为人们带来的帮助与改变,让观众感受到科技并非冰冷的数字,而是充满温暖与力量的工具,增强观众对公司及其产品的认同感与好感度。
《鹰翼承光》浓缩北航天宇长鹰五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与市场化转型成果,将军工底蕴与民用价值、硬核参数与人文温度、历史纵深与未来视野融为一体,构建起 “科技如光,连接天地” 的意象体系。在 4 万预算内实现 “历史厚度 + 技术精度 + 情感温度” 的三重表达,彰显企业 “坚忍创新、飞天致远” 的精神内核与 “国际**无人系统服务商” 的发展愿景。
【画面】黑暗中渐亮的实验室,1965 年北航科研人员手绘无人机图纸的钢笔特写,笔尖墨水与现代 CAD 设计屏幕的光标重叠,形成时空叠化效果。镜头拉升展现长鹰 - 9A 无人机在晨曦中滑行起飞,翼尖划破朝霞。
【音效】钢笔摩擦纸张声→键盘敲击声→无人机引擎渐强的轰鸣
【字幕】从北航蓝到长空白 五十载铸鹰翼
【画外音】1965 年,一颗探索天空的种子,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室生根发芽。
【画面】工程师调试传感器的微距镜头,金属触点与电路板的精准对接;长鹰 - 15 无人机在风洞测试中,气流可视化特效呈现其 11000 米实用升限的气动优势。穿插长鹰 - 8 无人机 3.5 吨载荷测试的动态数据条,与货舱内物资的机械臂装载画面交叉剪辑。
【音效】精密仪器的蜂鸣声 + 风洞气流声 + 数据传输的电子音
【字幕】45 小时续航・500kg 载荷・2500 公里航程
【画外音】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耀,到 1.7 吨起飞重量的突破,每一组参数都是创新的勋章。
【画面】长鹰 - 8 在云雾缭绕的山区空投物资,背着背篓的村民仰望无人机的笑脸;边境线上,长鹰 - 15 的红外摄像头捕捉到可疑热源,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;地震废墟上空,无人机探照灯照亮救援通道,与地面手电光形成星海呼应。
【音效】山风 + 村民欢呼 + 无线电通话声 + 救援直升机背景音
【字幕】物流无界・安防无忧・救援无畏
【画外音】从偏远山区的物资生命线,到边境线的智能卫士,长鹰无人机让科技有了温暖的形状。
【画面】研发团队围站在长鹰 - 11 隐身无人机旁讨论的侧影,白板上写满公式;泰国客户验收长鹰 - 15 时竖起大拇指的特写;夕阳下,无人机编队组成 “CY” 标志掠过城市天际线。
【音效】团队讨论声→国际通用的验收确认语→恢弘的管弦乐渐起
【字幕】坚忍创新 飞天致远
【画外音】秉承长鹰精神,从实验室到全球天空,我们让每一次飞行都有意义。
【画面】长鹰 - 9A 无人机升至高空,阳光透过机翼在地面投射出移动的光影,光影逐渐汇聚成公司 LOGO。黑屏后浮现文字:北航天宇长鹰 —— 用科技连接天地。
【音效】引擎声淡出,余音与钢琴尾奏融合
【字幕】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军民融合・智创未来
采用 4K 高清摄像机进行实拍,确保画面清晰细腻。运用微距摄影展现无人机的精密部件,通过航拍和运动镜头呈现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与应用场景,增强视觉冲击力。在后期制作中,合理运用特效,如气流可视化、动态数据条等,提升科技感。
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历史资料、产品测试视频等素材,与实拍内容有机结合,既丰富片长内容,又节省拍摄成本。在素材选用上,注重与主题和各部分内容的契合度,保证整体风格的统一。
组建专业的拍摄团队,包括导演、摄影师、灯光师、音效师等,确保拍摄与后期制作的质量。同时,协调公司内部人员配合拍摄,如工程师、研发人员等,展现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团队风貌。
在总费用不超过 4 万的前提下,合理分配各项费用,优先保障拍摄设备租赁、后期制作等关键环节的费用,对于可复用素材的整理与加工等环节,适当控制成本,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。
长鹰无人机以五十余年军工技术为骨,以市场化创新为翼,在物流运输、边境安防、应急救援等领域书写着 “科技造福社会” 的答卷。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殊荣到出口海外的国际认可,从 3.5 吨载荷的长鹰 - 8 到隐身设计的长鹰 - 11,每一款产品都是 “坚忍创新” 精神的具象化表达。影片《鹰翼承光》由艾特未来用镜头捕捉科技与时代的共振,让每一束掠过鹰翼的光芒,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,见证长鹰从北航实验室飞向更广阔的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