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信达・筑境:与北京共生长》宣传片策划案
以 “建筑承载城市记忆,品质赋能生活理想” 为核心主题,打破传统地产宣传片 “堆砌硬件” 的模式,通过 “历史文脉 + 现代生活 + 未来期许” 的三重维度,展现北京信达置业作为 “城市品质生活共建者” 的品牌形象。聚焦 “人、建筑、城市” 的情感联结,用细腻的镜头语言传递 “有温度的居住” 与 “有深度的城市参与”,契合当下受众对 “品质生活”“文化认同” 的情感需求。
采用 “时空叙事” 结构,以 “一天” 为时间线,串联 “老北京记忆”“当下生活场景”“未来社区想象” 三个空间维度:清晨从胡同里的老建筑光影切入,过渡到信达置业项目中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,傍晚延伸至项目与城市地标共生的未来画面,最终落点到 “信达与北京共生长” 的品牌主张,实现 “情感共鸣 — 价值认知 — 品牌认同” 的传播递进。
镜头 1(0-0:08):特写,晨光透过老北京胡同的灰瓦屋檐,落在青石板路上,一只布鞋踏过路面的落叶(镜头缓慢上移,露出胡同尽头信达项目的现代建筑轮廓,形成 “历史与现代” 的视觉对话),背景音:轻柔的胡同鸟鸣、远处的自行车铃铛声。
镜头 2(0:09-0:25):中景,一位老人在信达项目配套的社区花园里打太极,镜头扫过花园里的老北京海棠树、现代休闲座椅,以及不远处孩子们在儿童区玩耍的笑脸,背景音:舒缓的古筝旋律、孩子的笑声。
镜头 3(0:26-0:45):近景,年轻夫妻在信达住宅的阳台上准备早餐,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木质餐桌上,镜头特写餐盘里的豆浆、油条,以及窗外的城市天际线(既展现 “家的温馨”,也凸显项目的景观优势),背景音:夫妻的轻声对话(“今天天气真好”)、煎蛋的滋滋声。
镜头 4(0:46-1:05):跟拍镜头,上班族从信达项目出发,步行 3 分钟到达地铁站,途中经过项目配套的便利店、咖啡馆,镜头捕捉路人与店员的微笑互动(体现 “便捷生活圈”),背景音:轻快的钢琴旋律、地铁进站的提示音。
镜头 5(1:06-1:20):全景,傍晚时分,信达项目的外立面在夕阳下泛着暖光,社区里的居民在广场上跳广场舞、年轻人在健身区运动,镜头缓缓升空,展现项目与周边学校、医院等配套的距离关系,背景音:热闹的人群声、渐强的品牌音乐。
镜头 6(1:21-1:40):特写,信达置业的品牌 LOGO 逐渐浮现,叠加在 “项目夜景 + 城市星空” 的画面上,画外音(沉稳男声):“北京信达置业,深耕京城十余载,以匠心筑就品质居所,以初心共建美好城市 —— 让每一处建筑,都成为城市的温暖印记。”
镜头 7(1:41-1:58):慢镜头,不同年龄、职业的人在信达项目中微笑的特写(老人的慈祥笑、孩子的纯真笑、年轻人的自信笑),镜头最终定格在 “信达・筑境:与北京共生长” 的 Slogan 上,背景音:品牌音乐达到高潮后渐弱,画外音收尾:“信达置业,与你共赴美好生活。”
拍摄设备:选用高清数字摄影机(如索尼 FX6),搭配定焦镜头捕捉细腻画面,避免使用昂贵的特种镜头(控制成本),外景拍摄优先选择自然光充足的时段(减少灯光设备投入)。
演员选择:采用 “素人演员 + 少量专业群演” 的模式,优先选择居住在项目周边的居民(增强真实感,降低演员费用),拍摄前进行 1-2 次简单彩排,确保镜头表现力。
后期制作:剪辑节奏 “前缓后稳”,开篇用慢镜头营造情感氛围,中段用快剪展现生活节奏,结尾用长镜头升华主题;调色以 “暖色调” 为主,突出 “温馨、品质” 的品牌调性,字幕字体选用简约的无衬线字体,避免过度装饰。
《信达・筑境:与北京共生长》宣传片以 “情感叙事” 打破传统地产广告的刻板印象,没有刻意堆砌项目的户型、容积率等硬件参数,而是通过 “看得见的生活场景” 与 “摸得到的情感温度”,让受众感知信达置业的品牌价值它不仅是 “建房者”,更是 “城市生活的共建者”。这种 “以小见大” 的叙事方式,既契合当下受众对 “真实、有温度” 内容的偏好,也让品牌形象更具亲和力与记忆点。
在制作过程中,从镜头语言的细腻把控到后期节奏的精准调配,每一个环节都围绕 “让品牌融入生活” 的核心展开,最终呈现出一部 “有情感、有品质、有共鸣” 的作品。而这背后,是艾特未来(艾特视觉)对 “影像传递价值” 的专业坚守以镜头为笔,以生活为墨,将品牌故事与时代需求相融合,让每一部作品都成为连接品牌与受众的桥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