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电流织就的诗行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的宣传片
以 “科技与人文共生” 为内核,摒弃传统科技宣传片的参数堆砌,将信达科技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诗篇。通过捕捉电流、数据、光影等元素的诗意形态,以及能源、交通场景中的人文温度,展现企业在智慧能源与智慧交通领域 “以技术书写美好生活” 的使命,让硬核科技焕发文艺气息。
采用 ARRI ALEXA Mini LF 摄影机拍摄,以低饱和度暖灰色调奠定沉稳基调,局部用能源蓝、交通橙作为视觉焦点。大量运用手持镜头跟拍工程师调试设备的手部特写、光伏板阵列在风中的震颤,以及城市道路车流与智慧交通屏的数据流动,用不稳定的画面动态传递科技背后的鲜活生命力。
无人机航拍选取日出 / 日落时分,拍摄嘉兴光伏电站的金色矩阵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光影交织,通过延时摄影呈现能源转换、数据传输的动态美感。穿插显微镜头拍摄电路板上的电流闪烁,与萤火虫的微光、城市霓虹形成隐喻蒙太奇,暗喻科技如同自然般生生不息。
序章:暗处的光(0 - 0:25)
画面:深夜实验室,工程师的脸庞被电脑屏幕映亮,指尖划过键盘的特写。镜头拉远,窗外城市灯火渐次亮起,无人机航拍展现智慧交通系统如何让车流有序如溪流。
旁白:“在每一个需要答案的时刻,总有人在暗处点亮光。”
主体:流动的诗(0:25 - 1:35)
智慧能源篇章:晨雾中的光伏电站,光伏板如银色叶片随风轻颤,工作人员擦拭面板的水珠折射出彩虹。特效处理让每道阳光转化为数据流汇入能源中心,屏幕上跳动的数字逐渐勾勒出城市建筑轮廓。
智慧交通篇章:早高峰路口,红绿灯依据 AI 算法动态调整,拥堵的车流如被指挥的乐队重归节奏。镜头切换至监控室,调度员注视屏幕的侧脸与道路上顺畅行驶的车辆叠化,展现技术与人的默契协作。
尾声:未来的注脚(1:35 - 2:00)
画面:夕阳下,工程师团队并肩走过光伏板阵列,影子被拉得很长。镜头上摇,星空与城市数据光轨重叠,最终定格在信达科技 LOGO; 电流组成的诗句形态。
旁白:“科技不是终点,而是美好生活的注脚。信达,与你共写未来。”
配乐采用钢琴与电子音效交织的极简主义风格,主奏钢琴如人文底色,电子音效模拟电流与数据波动。在光伏板画面中加入风吹硅晶的细微嗡鸣,交通场景混入轮胎与地面摩擦的白噪音,强化真实质感。旁白邀请话剧演员以娓娓道来的叙事语气演绎,语速舒缓但充满力量。
剪辑节奏遵循 “慢 - 快 - 慢” 曲线:开篇以长镜头营造沉浸感,主体部分通过快速剪辑展现技术张力,尾声回归舒缓,用 15 秒空镜(星空与数据光轨)引发情感余韵。
设备租赁:ARRI 摄影机(3 天)、大疆无人机(2 天)、灯光组(2 天)共 3.2 万元;
人员费用:导演(1.2 万)、摄影师(8000)、灯光师(6000)、配音(2000)合计 2.8 万;
后期制作:达芬奇调色 + Pr 剪辑(8000)、特效合成(5000)、原创配乐(4000)共 1.7 万;
场地协调与道具:光伏电站、交通指挥中心拍摄许可及简单道具(如工程师工牌、安全帽)1.5 万;
应急备用金:0.8 万。
本宣传片制作是由北京宣传片制作公司拍摄制作完成的,《电流织就的诗行》突破科技宣传片的常规范式,以文艺片特有的细腻笔触,将信达科技的硬核实力转化为充满人文温度的视觉叙事。我们用镜头捕捉技术与生活的微妙共振 ; 光伏板上的露珠、交通屏跳动的数字、工程师专注的眼神,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在光影与音乐的编织下,成为科技服务民生的诗意注脚。在 10 万预算内,通过精准的场景选择、克制的特效运用和沉浸式声音设计,既保证专业级影像质感,又让观众在 2 分钟内感受到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,真正实现 “让科技说人话,让创新有温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