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访拍摄_提升画面质感与灯光策略
宣传片视频拍摄与制作_高质量采访布光思路1
文章关键词:宣传片制作公司,北京宣传片制作,视频拍摄公司,北京宣传片制作公司,宣传片制作,宣传片拍摄,宣传片视频拍摄制作公司,视频制作,动画制作,视频拍摄,MG动画制作,
在本期内容中,我们将向您展示如何在拍摄采访时提升画面的质感。我们曾在之前的白棚中展示了一个基础方案,而此次,我们将结合实际场景,探讨如何制作出具有丰富质感的采访画面。首先,我们选择的拍摄场景是一个摄影棚,尽管它是一个棚,但其场景布置却模拟了一个居家环境。根据我们之前的学习,我们首先选择背景,并对空间进行观察。可以发现,场景中包含了厨房、客厅和卧室等多个空间,这些空间的多个角度实际上都适合进行采访。那么,如何进行选择和判断呢?通常情况下,我们会选择一个具有纵深感或纵深感较强的背景面。同时,我们需要确保背景中的信息能够反映出空间的整体质感。因此,在选择时,我们首先要注意人物和摄影机与背景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,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强调过。特别是避免紧贴墙面拍摄,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。其次,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选择一个L型的背景。如果只有一面墙可用,可以稍微倾斜摄影机的位置,为画面增加一些纵深感。第三,如果是在室内拍摄,尝试在画面中包含窗户或玻璃门。因为如果画面仅对着墙壁,可能会显得不够通透,显得有些闭塞,看起来会比较沉闷。如果画面中包含窗户或玻璃门,视觉效果会大为改善。
基于上述分析,我们首先选定了一处具有特定特征的背景。该背景中包含了一扇较大的落地玻璃门。在场景的一侧,一个L型的转角设计巧妙地引入了木质电视墙和电视柜,这些元素有助于丰富画面的信息和细节。接下来,我们开始设置摄像机位。今天,我计划进行一次双机位采访。首先,我们架设主摄像机位。主摄像机位采用35毫米定焦镜头,高度与人眼保持水平,以确保拍摄效果自然。同时,我们需调整摄像机角度,避免在人物头部后方出现竖直线条或在脖子处出现水平线条,因为这些线条会破坏人物在镜头前的舒适感和氛围感。经过反复调整机位和构图后,我们可以通过最终的构图来决定画面中哪些元素应当保留,哪些应当去除。在拍摄过程中,陈设的**原则是突出被拍摄主体。例如,如果沙发位于人物后方显得突兀,我们就应将其移除。然后,我们进一步调整画面中的元素,使其位置更加有序,从而得到一个调整后的画面。接下来,我们确定人物的朝向,使其视线稍微偏向画面右侧。同时,将辅摄像机位设置在主摄像机位的左侧,目的是为了在打光时,两台摄像机都能捕捉到人物的阴影侧,从而增加人物面部的层次感。这样,在后期剪辑时,无论使用哪个机位拍摄的素材,都能保证画面的连贯性。至于辅摄像机位,我们使用了一颗变焦镜头24-105mm,光圈设定为f/4.0,以便于随时调整景深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两个机位的景深必须有所区别,否则在剪辑时,相同景深但不同角度的画面切换会显得突兀。接下来是曝光的调整。但在进行曝光调整之前,让我们扩展一个小知识点,即如何在拍摄前制定灯光方案。虽然之前已经讨论过如何打光和制作光线效果,但从未详细说明过灯光方案的制定过程。
在此,我想向各位提供一个普遍适用的思路。在编制灯光清单时,我们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。首先,数量上至少应确保三点布光,即主光、辅光和背景光。三点布光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方法,若运用得当,可以显著提升拍摄画面的最低质量标准。当然,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,辅光也可以用泡沫板或反光板来替代。其次,在功率上,灯光之间应有明显的差异。并非所有区域都需要同等亮度,功率较大的灯光通常距离拍摄主体较远,适用于大面积环境照明,而功率次之的灯光可作为主体的主光,功率最小的灯光则可作为辅光,用于填充或局部点缀。第三,灯光应具备不同的色温或颜色。我们曾在色温专题中介绍过灯光混合色温的使用方法,主要目的是调整画面风格,增强画面的层次感。第四,附件应准备充足,例如魔术腿、黑棋、白棋、黑纸以及常用的色纸等。这里介绍几个术语,供各位参考:CTB、CTO和CTS,这些色纸主要用于改变灯光的色温,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调整色温的大功率迪灯、钨丝灯和LED灯。CTB用于提升色温,通常使用蓝色色纸;CTO用于降低色温,通常使用橘黄色色纸;CTS则是一种比CTO更暖的橘黄色色纸,用于为画面增添特殊的金色质感。这些色纸规格可按1/8、1/4、1/2或全色纸来区分,数字越小,色温变化越微弱。根据本次拍摄需求,我们准备了一套灯光设备,包括四盏300X、两盏600X、一盏1200D以及CTO和CTV各一卷,还有相应的灯光附件。现在,我们开始布光。首先,请记住我们的工作顺序:先确定画面的景深,设定好光圈。我们使用F2.8的光圈进行拍摄,以获得后景适度虚化的质感,同时采用35毫米镜头和中景距离,确保了一定的景深范围,从而避免在采访过程中,由于人体自然摆动导致的焦点模糊。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,否则将严重影响拍摄进度。
在确定了采访的计划之后,我们需要根据既定方案为采访设定适宜的影调。鉴于此次采访涉及家庭场景,使用低调高反差的照明并不适宜。因此,我们选择了高调低反差的照明方案。首先,我们审视主光的定义。在一些要求较高的项目中,主光并非单一的灯具或方向,而是一个围绕主体的照明范围,通常涵盖45度至超过90度的角度。这个范围可能包括正面、侧面、正侧或侧逆光的组合。这样的照明范围由不同角度和亮度的多盏灯具构成,并通常使用柔光介质以形成连贯的光效。目的是在主体,尤其是面部,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。
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如何操作这样的照明区域。我们采用大面积的输液补光,在人物的45度角放置泡沫板,并使用一盏300瓦的灯具进行照明。然后,在不穿帮的极限位置,固定一个白旗。使用测光表进行入射光测量,并调整灯光亮度。鉴于我们需要高调效果,我们尽可能地向右曝光一档。由于镜头光圈设定为2.8,如果只有一盏主光,其亮度应设定为4.0,以保证向右曝光一档。然而,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大范围的主光方案,**盏灯的亮度可以设定为2.8。确定**盏灯后,我们在人物的正侧方向增加一个树叶补光,并使用300瓦灯具、泡沫板和白旗,将亮度控制在4.05,即比**盏主光亮1.5档,从而在人物面部形成亮和更亮的对比反差。
至此,主光的设置暂告一段落。我们已经跨越了45度范围的主光,**盏灯的亮度为2.8,第二盏灯的亮度为4.05。根据**盏灯的亮度,第二盏灯的亮度比**盏亮1.5档,因此光比为3:1。至于背景照明,我们在大面积玻璃门的位置使用了一盏1200瓦的灯具,对准外面的背景墙进行照明。通过反射光测光,我们得到人物后方最亮的亮度为F16,与**盏主光相差四档,因此光比为16:1。周围的亮度为F11,与**盏主光的光比为8:1。
在此,我们进行了一项测量,以确定人物脸部暗部的亮度,结果为F 1.09。与F 1.4相比,差异仅为0.1级,因此我们将其记录为1.4。该亮度与主光相差两档,故光比记录为1:4。为了便于理解,建议各位暂停视频,仔细复习并做笔记。接下来,我们使用一盏300瓦的灯,置于人物左侧后方,朝天花板照射,以获得大面积的浮光效果。这种底子光旨在均匀地大面积照明场景,消除场景内的黑色区域,避免噪点的产生。同时,它也作为辅光使用,充分照亮了主光未能覆盖的区域,如人物的头发、肩膀以及背景空间等。通过假色观察,我们可以看到底子光减少了绿色,转而呈现粉色和更亮的灰色。特别注意人脸,原本绿色较多的区域现在呈现为粉色和灰色之间的过渡。头发上原本的蓝色和紫色现在**于小面积的蓝色。建议各位暂停视频,仔细观察前后差异。
随后,在人物的侧逆光位置,我们使用一盏600瓦的灯,配合泡沫板和白旗,为人物勾勒出柔和的轮廓。由于当天反光板数量有限,我们利用场景中的一幅白色画作作为替代。通过亮度控制和测量,轮廓光的亮度为2.08,比2.8低0.2级。若测量结果为2.07,则表示曝光量少了1/3级,这在摄影中是不容忽视的。但目前仅少了0.2级,因此光比仍可记为1:2。
最后,我们在主光的灯光组合中增加了一盏灯,使用600瓦的灯直射人物,并用黑旗遮挡大部分直射光,只留下少量直射光。然后对这部分亮度进行控制,使其达到F 8.0。与主光2.8相比,光比为8:1。由于人物穿着白色T恤,存在过曝的风险,因此我们使用树脂来分散直射光,增加投影的变化。最终完成了布光。完成布光后,我们逐一审视每盏灯的作用,从而完成了一次精心的布光设计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,最简单的改变是调整灯光的色温。例如,在1.2的基础上增加1/2的CTV,然后降低主光两盏柔光灯的色温,最终得到不同的效果。各位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。本期内容到此为止。关于采访的布光尚未结束,下一期我们将更换场景继续讲解。因为这种布光技巧在拍摄各种影片时都可能用到。下篇文章再见。